LIFE 生活化學│找知識 x 玩創意 x 品生活
  • LiFe首頁
  • 知識文章
    • 元素探索
    • 美容保養
    • 新奇有趣
    • 飲食男女
    • 健康醫療
    • 社會公益
    • 化學史上
  • LiFe生日
    • LiFe 生日 >
      • LiFe 八歲
  • 設計商品
    • 手作套裝組 >
      • 果凍香皂
      • 灌模吊飾
      • 微光星球
      • 擴香石
      • 燒杯蠟燭
      • 浮游花
      • 史萊姆
      • 彩虹瓶
      • 搖搖冷靜瓶
      • 珪藻土 杯墊
      • 星空瓶
      • 天氣瓶 >
        • 天氣瓶FAQ
        • 天氣瓶禮物盒
        • 天氣瓶團購
        • 天氣瓶比賽
      • 手作藍曬組 >
        • 光合藍圖FAQ
    • 創意商品 >
      • 有機化學工具尺
      • 分子項鍊
      • 元素紙膠帶
      • 化學紅包袋
      • 週期表資料夾
      • 週期表海報
      • 熱塑水晶
    • 科研組(大份)
    • 行動顯微鏡 >
      • 高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低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uhandy FAQ
  • DIY x Design
    • 在家手作DIY
    • 元素週期表
    • 謠言X光
    • 化學說文解字
    • 元素掰掰表
    • 科學名人堂
    • 心理測驗
  • LiFe 商城
  • 關於品牌
    • 關於 LiFe >
      • Logo
      • LiFe 理念
      • LiFe 沿革
      • 媒體報導/演講
    • 編輯團隊
  • 聯絡我們

春天的草叢銀河系,螢火蟲的故事!

4/29/2015

 
每年春天的草叢中不斷發出
無數微弱但又迷幻的光芒,
彷彿就像是銀河系般的美麗!
對!螢火蟲旺季到了~
快奔向大自然親眼見證這奇蹟般的美麗吧!!
螢火蟲 化學 發光
photo credit: Po總編 LiFe TEAM. CC BY NC ND 2.0

(登登登登!)在此要隆重宣布一下,這是LiFe生活化學第一篇「深入實地採訪」文章!所以今天也讓我們深入瞭解一下,螢火蟲的生態簡介與發光原理。

話說某天,Po編無意間看到FB上有人轉分享,嘉義縣瑞里若蘭山莊的螢火蟲照片。當下真的是不敢相信會有如此美麗的景色,OS:這根本就是生物+化學+美學的最高境界啊!於是便立馬安排了此趟「瑞里螢火蟲生態(兼採訪)之旅」。
 
每年4-6月是螢火蟲的求偶時機,在這段期間會盡力利用牠們的光來吸引異性。因為景象很壯觀,也因此吸引了許多賞螢觀光人潮~(包含Po編…)

螢火蟲 生態 季節 春天 賞螢
photo credit: Po總編 LiFe TEAM. CC BY NC ND 2.0

其實早期台灣處處可見螢火蟲,但隨著都市化與農藥使用氾濫,導致螢火蟲的棲息地遭受破壞,在許多地方已經見不到螢火蟲了。螢火蟲的生長環境須符合:無光害、無污染環境、食餌(蝸牛、螺類) 這些條件。也就是說,看得到螢火蟲的地方就是很天然的生態,並未遭受人為破壞。

伴隨著台灣民眾對於螢火蟲復育及保育意識的抬頭,全台各地仍有許多的賞螢景點可供大家選擇(在網路上爬文就會找到很多相關的賞螢景點資料,在此就不再贅述)。
螢火蟲樣貌
photo credit: Po總編 LiFe TEAM. CC BY NC ND 2.0


螢火蟲是利用一種稱為「生物發光(bioluminescence)」的機制產生光。這種模式在一些海洋生物、植物、細菌也能看見。說真的,這類生物化學反應相當的複雜,共分為好幾個反應階段… 

在此我們先用較簡單的方式來說明:
螢火蟲的體內會產生一種有機發光顏料叫做「螢光素(luciferin)」這個螢光素遇上了三磷酸腺苷(ATP)和氧氣(oxygen, O2)。螢光素本身和氧氣反應的速度很慢!不太來電… 這時螢火蟲就分泌螢光素酶(luciferase)及鎂離子(Mg2+)的媒婆(催化劑),然後乾柴烈火的反應一觸即發!!>///<

這是什麼反應?好閃啊!!!對,這個很閃的反應會產生我們所看見的「光」!和一些副產物:氧化螢光素(oxyluciferin)、二氧化碳(CO2)、無機焦磷酸(PPi)、單磷酸腺苷(AMP)

氧化螢光素會被ATP還原成螢光素,然後又可以繼續放閃了!螢火蟲藉由發光來彼此溝通、求偶、和警示侵略者,所以賞螢火蟲的季節牠們正值求偶的高峰期~這也是為何每天入夜後約7~9點會是賞螢火蟲的最佳時機!(最閃的雄螢一下就找到伴侶了嘛~)

最後也呼籲一下賞螢的朋友:
生態保育不容易,要復育一個螢火蟲生態需付出大量的人力與時間!
請務必要遵守賞螢的原則:不捕捉、不照手電筒、不用網子!
大家趕快到大自然親眼欣賞這奇蹟的時刻吧~~
 


by 看著螢火蟲有種說不出的感動的Po總編… (感性ing)



參考資料:
  • 2015全台螢火蟲
  • 若蘭山莊
  • Bioluminescence, Chemistry Explained
  • Chemistry of Firefly Bioluminescence, Bruce R. Branchini

後記:
1. 看到若蘭山莊(現改為遇見彩虹生態村)很努力在進行螢火蟲生態的復育,很感動!請大家要記得用力給他們一個讚唷!
若蘭山莊 LiFe生活化學 賞螢
圖為若蘭山莊老闆娘 photo credit: LiFe TEAM. CC BY NC ND 2.0

2. 螢火蟲真的超級難拍!!若有興趣拍攝螢火蟲的朋友,請準備大光圈鏡頭&腳架!
   (光圈最大的帶去就對了!)
2-2. 務必要先爬拍攝教學文~ (別忘了,入夜後你只有2小時的精華時間拍照…)

賞螢 拍照記錄 星空瓶 螢火蟲季節
photo credit: Po總編 LiFe TEAM. CC BY NC ND 2.0

咱們~ 傳說中的...星空瓶!!! 
已經有 人分享這篇文章給朋友嘍!你呢?
如需轉載、引用本篇文章,請先與我們連絡呦!
每一個 都是支持「LiFe 生活化學」持續創作的能量!感謝您!!

最新文章  What's New?

LiFe 生活化學


    ​LiFe 生活化學

    和您一起發覺生活中有趣的化學知識!


    life 生活化學 商城
    LIFE@ 生活化學 社群 加入

    LiFe生活化學讓生活更有知識
    LiFe 生活化學

    精選文章


    吃蟲蟲  未來食物  LiFe生活化學
    未來食物- 吃蟲蟲救地球!
    捕蠅草  LiFe生活化學
    植物界的葷食者-捕蠅草!

    熱門文章


    蝦子 變色 LiFe生活化學
    集結地球的美景-螢石
    結構色 LiFe生活化學
    永不褪色的顏色-結構色!
    環氧樹脂 寶麗樹脂 LiFe生活化學
    環氧樹脂、保麗樹脂的差異​
    图片


LiFe生活化學粉絲團, FB粉絲團
LIFE生活化學 LINE@ 社群 加入
LiFe生活化學頻道, youtube頻道
LiFe生活化學 IG, Instagram
LiFe生活化學商城
關於LiFe生活化學, 關於我們, 關於品牌
連絡LiFe生活化學, 連絡我們
©2020 Emperor Chemical Co., Ltd. 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LiFe首頁
  • 知識文章
    • 元素探索
    • 美容保養
    • 新奇有趣
    • 飲食男女
    • 健康醫療
    • 社會公益
    • 化學史上
  • LiFe生日
    • LiFe 生日 >
      • LiFe 八歲
  • 設計商品
    • 手作套裝組 >
      • 果凍香皂
      • 灌模吊飾
      • 微光星球
      • 擴香石
      • 燒杯蠟燭
      • 浮游花
      • 史萊姆
      • 彩虹瓶
      • 搖搖冷靜瓶
      • 珪藻土 杯墊
      • 星空瓶
      • 天氣瓶 >
        • 天氣瓶FAQ
        • 天氣瓶禮物盒
        • 天氣瓶團購
        • 天氣瓶比賽
      • 手作藍曬組 >
        • 光合藍圖FAQ
    • 創意商品 >
      • 有機化學工具尺
      • 分子項鍊
      • 元素紙膠帶
      • 化學紅包袋
      • 週期表資料夾
      • 週期表海報
      • 熱塑水晶
    • 科研組(大份)
    • 行動顯微鏡 >
      • 高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低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uhandy FAQ
  • DIY x Design
    • 在家手作DIY
    • 元素週期表
    • 謠言X光
    • 化學說文解字
    • 元素掰掰表
    • 科學名人堂
    • 心理測驗
  • LiFe 商城
  • 關於品牌
    • 關於 LiFe >
      • Logo
      • LiFe 理念
      • LiFe 沿革
      • 媒體報導/演講
    • 編輯團隊
  • 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