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FE 生活化學│找知識 x 玩創意 x 品生活
  • LiFe首頁
  • 知識文章
    • 元素探索
    • 美容保養
    • 新奇有趣
    • 飲食男女
    • 健康醫療
    • 社會公益
    • 化學史上
  • LiFe生日
    • LiFe 生日 >
      • LiFe 八歲
  • 設計商品
    • 手作套裝組 >
      • 果凍香皂
      • 灌模吊飾
      • 微光星球
      • 擴香石
      • 燒杯蠟燭
      • 浮游花
      • 史萊姆
      • 彩虹瓶
      • 搖搖冷靜瓶
      • 珪藻土 杯墊
      • 星空瓶
      • 天氣瓶 >
        • 天氣瓶FAQ
        • 天氣瓶禮物盒
        • 天氣瓶團購
        • 天氣瓶比賽
      • 手作藍曬組 >
        • 光合藍圖FAQ
    • 創意商品 >
      • 有機化學工具尺
      • 分子項鍊
      • 元素紙膠帶
      • 化學紅包袋
      • 週期表資料夾
      • 週期表海報
      • 熱塑水晶
    • 科研組(大份)
    • 行動顯微鏡 >
      • 高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低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uhandy FAQ
  • DIY x Design
    • 在家手作DIY
    • 元素週期表
    • 謠言X光
    • 化學說文解字
    • 元素掰掰表
    • 科學名人堂
    • 心理測驗
  • LiFe 商城
  • 關於品牌
    • 關於 LiFe >
      • Logo
      • LiFe 理念
      • LiFe 沿革
      • 媒體報導/演講
    • 編輯團隊
  • 聯絡我們

實驗室「人造肉」的崛起!

9/18/2018

 
民以食為天,肉類對許多人來說更是無肉不歡,
由於全球人口不斷攀伸,未來肉品的需求勢必只增不減,
然而飼養動物不只需要大量資源,對於地球環境也會造成影響,
外加很多人基於不殺生,選擇不吃肉,
所以科學家開發出「人造肉(clean meat)」~
宣導未來將不須殺死任何動物,也能吃到肉!
人造肉 clean meat 實驗室培養肉 cultured/lab-grown meat
photo credit: Clean Meat

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:「你要吃一塊雞肉,不一定要殺掉一隻雞。」這句話現在看來很有先見之明。其實不論是牛、豬、雞、羊等肉類,通常吃的部分只有局部,有許多部分像是骨骼、毛髮是不能食用的。所以科學家希望未來肉的來源,不需透過宰殺動物,從實驗室培養出來也能獲得!
​
試管肉 體外肉
photo credit: Hungry Forever

現今更有許多人認為「人造肉」,未來將有望取代傳統肉~ 看到這裡,我想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已是眉頭一皺,感覺「人造肉」不天然,好奇怪!心裡也浮現出,為什麼要有人造肉的出現呢?
​

先來說明人造肉的崛起有以下原因:
(1.)肉類供應需求:預計到2050年,人口將達到97億,而目前美國農業部預計2018年肉類消費量將創歷史新高,全年每人肉類222.8磅,未來肉類的生產會跟不上肉類需求。
 
(2.) 環境影響:家畜會排放甲烷(Methane, CH4),清理修整土地和肥料也都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(carbon dioxide, CO2),畜牧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,比交通運輸還高。根據研究,人造肉生產能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78%至96%,土地的使用也會減少99%,而水資源使用會減少82% - 96%。
​
環境汙染 耕農
Photo credit: Mexxicana via pixabay CC0

​(3.) 交叉汙染的風險:人類目前還深受肉類中大腸桿菌和抗生素等威脅,目前肉類供應的大多數污染,會發生在屠宰過程中,通過與腸道的交叉污染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報告指出,每年有4800萬人患有食源性疾病,128,000人住院,3,000人死亡。
 
基於以上等因素,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培養出「人造肉(clean meat)」。
 
而人造肉又分兩種,其中一種為「大豆蛋白肉」,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,是現今已普及的素肉。另一種則是今天介紹的,為實驗室中培養出來的肉!此肉類主要是從活著的豬、牛、雞、鴨、鵝等身上取出「幹細胞」,並將細胞放置於培養皿中,提供養分,經過4到6週後,細胞會變成細小的肌肉組織,並進一步變成可食用的人造肉(clean meat),此人造肉又被稱作實驗室培養肉(cultured/lab-grown meat)。對於科學家來說,此技術就像是在醫療領域用幹細胞來修復器官的相同技術。
 
2013年就有荷蘭科學家推出世界上第一個人造漢堡肉,此漢堡肉就是在實驗室以培養皿的方式製作出來,不過當時的技術尚未成熟,吃起來的口感與一般的肉相比仍是有差距,加上成本就要330,000美元,所以也未能普及到市場上。
人造肉漢堡
Photo credit: roobertoo via pixabay CC0

而如今人造肉的製造成本已大幅降低,後續開發出來的人造肉口感,以及外觀,與一般肉相比幾乎是相同。另外由於是無菌中的環境培養出來的肉,所以有助於減少食源性疾病。生產商也可控制含有健康的脂肪進入到肉裡,例如ω-3脂肪酸,對心臟有保護作用,以及其他的健康益處。
 
雖然此人造肉類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更健康,對於環境也能有大幅的改善,但人造肉對於許多人來說,就是一個從實驗室產生的肉,第一想法就是覺得不對勁、不喜歡、不自然。所以人造肉廠商心裡也明白,人造肉產業需要克服的重大障礙為大眾的認知,以及不願和傳統肉類分道揚鑣。

傳統肉 肉類
Photo credit: RitaE via pixabay CC0

2014年美國研究中心調查中,有80%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願意吃實驗室內種植的肉,不過到了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,已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願意吃人造肉(clean meat)作為傳統養殖肉的替代品。
 
我想這提升的原因要歸功於科學家、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,以及人造肉廠商對於此肉類的推廣以及食安保證。廠商未來也打算最終向大眾開放生產設施,讓大家能夠親眼看到,以及了解所有的生產流程。
 
而人造肉類製造商也宣布,再過幾個月,首批人造肉產品便可供給人類食用,產品有雞塊,香腸和鵝肝,預計最快在2018年年底前就可進入美國和亞洲的餐廳。
人造雞塊
Photocredit: Calvin via Flickr. CC-BY-NC-ND 2.0

大家看完了關於「人造肉(clean meat)」的相關知識,對於此產品,你們是否會願意接受呢?不論大眾的接受度多少,人造肉(clean meat)產品對於肉類來源的取得,都是一個重大里程碑!最後再帶大家看看關於人造肉的影片唄~
​
版權皆屬原創作者所有若有違反任何規定,請連絡我們,我們將儘速將影片下架




 
By 好奇人造肉未來發展的 Lu編



 
延伸閱讀:
牛排要全熟才不會得狂牛症!!真的假的!?
 
 
資料來源:
Lab-grown 'clean' meat could be on sale by end of 2018, says producer
How close are we to a hamburger grown in a lab?
The Science Behind Lab-Grown Meat
 
 
 

已經有 人分享這篇文章給朋友嘍!你呢?
如需轉載、引用本篇文章,請先與我們連絡呦!
每一個 都是支持「LiFe 生活化學」持續創作的能量!感謝您!!

最新文章  What's New?

LiFe 生活化學


    ​LiFe 生活化學

    和您一起發覺生活中有趣的化學知識!


    life 生活化學 商城
    LIFE@ 生活化學 社群 加入

    LiFe生活化學讓生活更有知識
    LiFe 生活化學

    精選文章


    吃蟲蟲  未來食物  LiFe生活化學
    未來食物- 吃蟲蟲救地球!
    捕蠅草  LiFe生活化學
    植物界的葷食者-捕蠅草!

    熱門文章


    蝦子 變色 LiFe生活化學
    集結地球的美景-螢石
    結構色 LiFe生活化學
    永不褪色的顏色-結構色!
    環氧樹脂 寶麗樹脂 LiFe生活化學
    環氧樹脂、保麗樹脂的差異​
    图片


LiFe生活化學粉絲團, FB粉絲團
LIFE生活化學 LINE@ 社群 加入
LiFe生活化學頻道, youtube頻道
LiFe生活化學 IG, Instagram
LiFe生活化學商城
關於LiFe生活化學, 關於我們, 關於品牌
連絡LiFe生活化學, 連絡我們
©2020 Emperor Chemical Co., Ltd. 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LiFe首頁
  • 知識文章
    • 元素探索
    • 美容保養
    • 新奇有趣
    • 飲食男女
    • 健康醫療
    • 社會公益
    • 化學史上
  • LiFe生日
    • LiFe 生日 >
      • LiFe 八歲
  • 設計商品
    • 手作套裝組 >
      • 果凍香皂
      • 灌模吊飾
      • 微光星球
      • 擴香石
      • 燒杯蠟燭
      • 浮游花
      • 史萊姆
      • 彩虹瓶
      • 搖搖冷靜瓶
      • 珪藻土 杯墊
      • 星空瓶
      • 天氣瓶 >
        • 天氣瓶FAQ
        • 天氣瓶禮物盒
        • 天氣瓶團購
        • 天氣瓶比賽
      • 手作藍曬組 >
        • 光合藍圖FAQ
    • 創意商品 >
      • 有機化學工具尺
      • 分子項鍊
      • 元素紙膠帶
      • 化學紅包袋
      • 週期表資料夾
      • 週期表海報
      • 熱塑水晶
    • 科研組(大份)
    • 行動顯微鏡 >
      • 高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低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uhandy FAQ
  • DIY x Design
    • 在家手作DIY
    • 元素週期表
    • 謠言X光
    • 化學說文解字
    • 元素掰掰表
    • 科學名人堂
    • 心理測驗
  • LiFe 商城
  • 關於品牌
    • 關於 LiFe >
      • Logo
      • LiFe 理念
      • LiFe 沿革
      • 媒體報導/演講
    • 編輯團隊
  • 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