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天氣瓶能預測天氣嗎?
天氣瓶是因溫度影響,與天氣變化並沒有直接關係,因此無法準確預測天氣。
2. 為什麼天氣瓶與溫度息息相關?
當溫度高,液體樟腦溶解多,因此便使溶液透澈;
當溫度低,液體樟腦溶解少,溶液便釋出樟腦結晶。
當溫度低,液體樟腦溶解少,溶液便釋出樟腦結晶。
3. 需要多久才會看見美麗結晶呢?
剛製作完的天氣瓶需要 3 - 5天才會穩定,
並且需低於約18度以下才會開始長出結晶,因此請耐心等待美麗結晶呦!
※ 記得不要輕易晃動天氣瓶,結晶非常脆弱。
並且需低於約18度以下才會開始長出結晶,因此請耐心等待美麗結晶呦!
※ 記得不要輕易晃動天氣瓶,結晶非常脆弱。
4. 如果要做大份,要怎麼算比例呢?
依照 天氣瓶DIY組 ,做出來成品約 85ml (需預留一些空間,建議使用100ml瓶裝),
因此若準備200ml瓶子,就將材料乘於兩倍。
因此若準備200ml瓶子,就將材料乘於兩倍。
5. 要用什麼酒精?
建議要使用95%的藥用酒精,純度才夠。
若使用75%消毒酒精、高粱、伏特加,不一定會成功唷!
若使用75%消毒酒精、高粱、伏特加,不一定會成功唷!
6. 棄置會對環境有污染嗎? 該怎麼處理後續呢?
氯化銨跟硝酸鉀並不會造成環境、水生動物的負擔!
且天氣瓶的添加濃度甚低;所以若是得棄置或銷毀,
將溶液倒置入馬桶或是下水溝是可行的。
且天氣瓶的添加濃度甚低;所以若是得棄置或銷毀,
將溶液倒置入馬桶或是下水溝是可行的。
1. 將混好的酒精跟水倒在一起,立刻產生白色狀是正常嗎?
是正常的!
只需要輕搖均勻或是泡於溫熱水中使其至透明,就沒問題了!
做好約需要三到五天才會逐漸穩定。
只需要輕搖均勻或是泡於溫熱水中使其至透明,就沒問題了!
做好約需要三到五天才會逐漸穩定。
2. 結晶長於在半空中是失敗嗎?
可能是溫差大或是溶液環境還不穩定,莫害怕,約待等一回兒就會掉下來,
若想讓晶體快速掉下來可試試泡於溫水中( 30~40℃ )。
若想讓晶體快速掉下來可試試泡於溫水中( 30~40℃ )。
3. 好難溶解該怎麼辦?
若當日溫度低,有可能會有怎麼攪都無法至透澈!
教大家小撇步,將玻璃瓶泡於溫水中30~40℃,相信一下就透明囉!
教大家小撇步,將玻璃瓶泡於溫水中30~40℃,相信一下就透明囉!
4. 可以放入冰箱讓它快速結晶嗎?
可以的,但過於快速結晶會使結晶體會產生屑狀(像下雪般),
並不會堆積成美麗的結晶狀態,因此若想看到美麗羽毛狀等結晶,
還是要給它點時間囉~ (美麗是值得等待的!)
並不會堆積成美麗的結晶狀態,因此若想看到美麗羽毛狀等結晶,
還是要給它點時間囉~ (美麗是值得等待的!)
5. 為什麼製作完泡完水,卻有分層呢?
因為酒精與水的比重不同,若沒有均勻搖晃
則就會產生很像油與水的分層。事實上是酒精跟水分層。
只要泡熱時搖晃久一點,再泡到變清澈就沒問題囉!
則就會產生很像油與水的分層。事實上是酒精跟水分層。
只要泡熱時搖晃久一點,再泡到變清澈就沒問題囉!
6. 結晶太多或太少該怎麼調整呢?
太多結晶,可加入一些(5ml~10ml)酒精!
太少結晶,可打開瓶蓋讓酒精揮發掉一些。
※需要18度以下才會有結晶。
太少結晶,可打開瓶蓋讓酒精揮發掉一些。
※需要18度以下才會有結晶。
1. 為什麼不能用金屬蓋子?
因為天氣瓶含有氯化銨會腐蝕金屬,
造成氧化(生鏽)等不好看的視覺,因此建議不要挑選金屬瓶蓋。
造成氧化(生鏽)等不好看的視覺,因此建議不要挑選金屬瓶蓋。
2. 可以用軟木塞的瓶器嗎?
雖然許多酒是用軟木塞來保存,封酒的軟木塞是以橡木下去做,
然而一般市售的軟木塞大部分是以屑屑集結成,孔隙較不密合,
因此可能會造成酒精揮發進而影響到結晶的生長。
然而一般市售的軟木塞大部分是以屑屑集結成,孔隙較不密合,
因此可能會造成酒精揮發進而影響到結晶的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