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開始整理收藏的舊書報,
喔不!怎麼發黃成這樣?
還想說要拿去二手市集賣耶……。
喔不!怎麼發黃成這樣?
還想說要拿去二手市集賣耶……。
photo credit: breathtakinglt via Flickr. CC BY-NC-ND 2.0
泛黃的報紙,就像是在回顧時光倒流的電影,
家中陳年已久的書報,應該多少都有泛黃的情況。
從小老師都說,要珍惜紙張,因為我們砍了很多樹,才有這些紙可以用!
來~我們看看這個數學概念:
每噸紙漿約需砍伐24棵平均高度12公尺、直徑15至20公分的樹木,
每噸紙漿可生產40箱紙,因此生產1箱紙約須砍伐24/40=0.6棵樹。
Wow !
感謝無紙化、雲端化的提倡,免於樹木瀕臨啊!
家中陳年已久的書報,應該多少都有泛黃的情況。
從小老師都說,要珍惜紙張,因為我們砍了很多樹,才有這些紙可以用!
來~我們看看這個數學概念:
每噸紙漿約需砍伐24棵平均高度12公尺、直徑15至20公分的樹木,
每噸紙漿可生產40箱紙,因此生產1箱紙約須砍伐24/40=0.6棵樹。
Wow !
感謝無紙化、雲端化的提倡,免於樹木瀕臨啊!
photo credit: BioR Australia via Flickr. CC BY-NC-ND 2.0
造紙首先要先製漿,要把木材分解成纖維,最主要的方式有兩種,化學紙漿、機械紙漿,過程中,
應該可以找出把紙變黃的兇手!福爾摩斯模式啟動~
第一種方式是化學紙漿
纖維得漿率低,只有50~60%的木材能轉化成木漿,
怎麼得到漿呢? 最常用的是硫酸鹽法,它使用鹼性蒸煮液,液體中的活性劑為氫氧化鈉 (NaOH)
+硫化鈉(NaSH),它們將木質素從碎木中分離,獲得以纖維素為主要成分的紙漿。
※ 木質素:褐色粉末,植物的木質部(負責運水和礦物質的構造),含有大量的木質素,可承載整株植物的重量喔。
應該可以找出把紙變黃的兇手!福爾摩斯模式啟動~
第一種方式是化學紙漿
纖維得漿率低,只有50~60%的木材能轉化成木漿,
怎麼得到漿呢? 最常用的是硫酸鹽法,它使用鹼性蒸煮液,液體中的活性劑為氫氧化鈉 (NaOH)
+硫化鈉(NaSH),它們將木質素從碎木中分離,獲得以纖維素為主要成分的紙漿。
※ 木質素:褐色粉末,植物的木質部(負責運水和礦物質的構造),含有大量的木質素,可承載整株植物的重量喔。
再來~ 第二種方式是機械紙漿
90%的木材可轉化為木漿,不透明度高、較輕、印刷性能好,但易泛黃,
所以不適合長期保存。 咦!兇手??
機械紙漿多用於期刊、書籍、報紙,
難怪了,最明顯的泛黃就是報紙,因為含有較多的木質素,
經過光照就會稍微變色,在酸性、潮濕環境下也會導致變色;
所以博物館保存文物也是很不容易的,要注意溫度與低照明,
另外提醒,如果您不小心上了平面報紙,記得要掃描e化存檔,
否則數年後,怎麼愛現當年勇? 嘻嘻!
90%的木材可轉化為木漿,不透明度高、較輕、印刷性能好,但易泛黃,
所以不適合長期保存。 咦!兇手??
機械紙漿多用於期刊、書籍、報紙,
難怪了,最明顯的泛黃就是報紙,因為含有較多的木質素,
經過光照就會稍微變色,在酸性、潮濕環境下也會導致變色;
所以博物館保存文物也是很不容易的,要注意溫度與低照明,
另外提醒,如果您不小心上了平面報紙,記得要掃描e化存檔,
否則數年後,怎麼愛現當年勇? 嘻嘻!
photo credit: Robert Couse-Baker via Flickr. CC BY 2.0
這種方式生產出的紙張可保存更久、更好,大多用在影印紙、包裝紙、衛生紙、信封紙。
衛生紙變黃還得了! 嗯~看起來都是不會變黃的製漿技術。
衛生紙變黃還得了! 嗯~看起來都是不會變黃的製漿技術。
photo credit:一帆 尹 via Flickr. CC BY-NC-ND 2.0
書本泛黃的今天,記載著當時純粹的熱情與時代的記憶,
若干年後,還能細細回味著。
By Mn小編
參考資料:
若干年後,還能細細回味著。
By Mn小編
參考資料:
-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
- Why old newspaper and book pages turn yellow, Today I Found Out
- 蘇裕昌(2005)漿紙技術雜誌 第九卷 第一期
已經有 人分享這篇文章給朋友嘍!你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