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總是逼迫爸媽買爆米花鋁箔包,
並熱情的在火爐上搖晃它,
砰!砰!快樂的碰撞聲交響著,
但你可想像每顆爆米花的產生,
都是透過完美的物性及溫度產生微爆炸呢!
並熱情的在火爐上搖晃它,
砰!砰!快樂的碰撞聲交響著,
但你可想像每顆爆米花的產生,
都是透過完美的物性及溫度產生微爆炸呢!
photo credit: Djizeus, Flickr. CC BY NC-SA 2.0
按照慣例,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爆米花~ 爆米花並非現代食物,早在九千年前中南美洲即開始食用,還成為一千多年前印地安人的主食!
而爆米花的原料是玉米的種子。如何從硬邦邦的種子變為蓬鬆好吃的爆米花呢?先分析爆米花原料,讓爆米花小爆炸的來源,是玉米粒的胚乳部分。胚乳是用來讓玉米種子長大的營養來源,外殼是防水並堅硬的纖維,內部則含有水份和澱粉。
photo credit: Scott Howse, Flickr. CC BY NC 2.0
了解主要成分後,烹煮時加入油及高溫,水遇高溫形成蒸氣,讓內部壓力提升,同時內部的澱粉也變為澱粉漿,達到一定溫度及壓力後,砰!內部衝破外殼,澱粉向外噴發,
一遇到遇到空氣凝固,變為海棉狀,便形成完美的爆炸美食 - 爆米花囉!
photo credit: Scott Howse, Flickr. CC BY NC 2.0
讓我們用慢動作看影片~
版權皆屬原創作者所有若有違反任何規定,請連絡我們,我們將儘速將影片下架
從此可以得到兩個結論
1. 沒有一顆爆米花長的一樣!
2. 爆米花成分是澱粉及纖維,雖然算是低熱量與低脂肪的食物
但為了讓它更美味,市售會用奶油烹煮並沾上熱量驚人的焦糖,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by 看電影必吃爆米花的Ivy
參考資料:
How popcorn got its pop,Student Scie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