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必大家對葡萄糖一點都不陌生
但「葡萄糖」跟葡萄真的有關係嗎?
讓小編先說個故事給你聽~
但「葡萄糖」跟葡萄真的有關係嗎?
讓小編先說個故事給你聽~
Photo credit : Vineet K, via Flickr. CC 2.0
葡萄糖又稱為Glucose,由希臘文Glycos(甜美的)演化而來的。是測量身體血糖的重要指標,植物透過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,人類食用後再轉換為細胞能量來源。若直接攝取葡萄糖,身體很快就能吸收進入血液,因此很多運動營養、醫療都會使用。
※ 小訣竅:大部分化學名稱後面有ose,代表是碳水化合物。
人類會從腸道吸收葡萄糖,開始對身體各細胞發送,一路到腎臟再被吸收,大約98%葡萄糖被吸收,因此尿液難免會有2%,但若尿糖指數提升,則就要去注意是否因為腎臟疾病、攝取糖份過高或糖尿病囉!
而血糖透過血液測量最準,很多老人或糖尿病者為了要定期檢查,常常使用戳手指的血糖機,現在已經研發出比硬幣還小的固定式血糖測量器,還能發送血糖質給醫院遠端記錄。
身體微型血糖機 Photo credit : Alden Chadwick, via Flickr. CC 2.0
但名字為何帶有葡萄相關字眼?
1747年德國化學家Andreas Marggraf在葡萄乾分離出結晶成份,就將此成分稱為"Grape sugar"(葡萄裡的糖)。1838年時,法國科學家-迪馬(Jean Baptiste Dumas)將糖類作系統分類時,將其命名為Glucose葡萄糖。
Photo credit : Mariam, via Flickr. CC NC 2.0
而葡萄糖重大發現,就要歸功於德國化學家費雪(Emil-Fischer-Denkmal), 1883年由巴斯夫化學BASF公司(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化學製造工廠),聘請費雪研究糖類,他分析葡萄糖、果糖、甘露糖,找出三種糖類的共同點,這些成就讓他獲得1902年諾貝爾化學獎,也幫助現代化學物質判定很大呢~
Photo credit : wiki, CC 3.0
或許你會覺得這些研究與你有點遙遠,但當科技進步,我們不行像神農氏一樣得吃過才知道能不能吃吧? 透過費雪判定糖類的方法,讓有機化學領域大躍進,下次到德國柏林不妨去看一下費雪博物館!
By 認識費雪後很崇拜他的 Ivy小編
延伸閱讀
諾貝爾白話系列:螢光水母 【GFP-1】
失眠就來顆糖果吧!
參考資料
科技部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
諾貝爾獎網站,介紹的費雪自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