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工業發展起飛,科學與健康醫學還沒發達時,
就會發生不小心將有毒的物質加工生活用品上,
當然現今會避免這種事發生,
但回顧歷史,刻刻提醒著我們活在現代很幸運呢~
就會發生不小心將有毒的物質加工生活用品上,
當然現今會避免這種事發生,
但回顧歷史,刻刻提醒著我們活在現代很幸運呢~
Photo credit: utneypics, flickr. CC BY NC 2.0
1860年時有位化學教授發現,當時許多壁紙廠商、建商為了讓顏色更光鮮亮麗,將「砷(Arsenic, As)」添加在塗料中並印製,常見顏色有謝勒綠、寶石綠、舍勒綠、巴黎綠、金黃色..等顏色。
根據美國醫學協會估計,十九世紀末多數的美國壁紙中,竟然高達65%具有砷。
*砷相關文章:高跟鞋教堂的故事
Photo credit:U.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, CC0
其實當時候的科學已經知道<砷>是含有毒性的元素,然而多數人認為只是用來裝飾並不影響健康。因此有位在衛生局服務的化學教授(亦是醫生)的羅伯特‧凱茲(Robert M. Kedzie),集結了幾份含有砷的壁紙,並整理成書(書名:Shadows from the Walls of Death),分送給密西根州各地的公共圖書館,提醒他們宣導壁紙選材的重要性。
※注意:這本書需要全程戴手套翻書,有趣的是戴手套除了防止書被影響,也是避免你中毒!
Photo credit:U.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, CC0
若沒機會到場看這本書也沒關係,目前美國國家圖書館已進行數位化,
若有興趣的人可以在線上觀看,避免中毒。→ 傳送門
將其書本數位化的人員提到:此書進行數位化時的拍攝,攝影師必須穿上足夠的防護裝備才能進行。
By覺得壁紙復古看起來很優雅又恐怖的 Ivy 小編
延伸閱讀:
高跟鞋教堂的故事
參考資料:
全書電子檔(可以翻頁,不會中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