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有些糖果跟巧克力,
不容易黏黏的或是融化在手上呢?
其實是因為他們有「蟲膠」的保護!
不然早就被螞蟻搬走,被水氣攻擊啦
不容易黏黏的或是融化在手上呢?
其實是因為他們有「蟲膠」的保護!
不然早就被螞蟻搬走,被水氣攻擊啦
Photo credit : Bob Usher, via Flickr, CC NC ND 2.0
蟲膠是從膠蟲中粹取出來的。
大家可能很陌生,但在民國70年前左右樹上很常見到牠們!老一輩的人可能聽過的「龜神」,是介殼蟲科類,又可稱為膠蟲(Shellac)。膠蟲是一種蟲,牠們吸附在樹上,透過吸取樹的汁液維生,而吃進去的樹液在身體轉化後,會慢慢分泌出「蟲膠」保護身體,包附整個身體,讓它穩固在在樹上維持生命直到死去。
而人類會將蟲膠連同樹枝一起取下,並搗碎後透過溶劑溶解後,過濾掉雜質(樹枝、外殼)就可以萃取出「蟲膠」! 蟲膠就像寶石一樣,雜質越少就越昂貴,因此顏色越淺品質就越好。
Photo Credit : Shellac_varities, via Wikimedia . CC 2.0
可別小看蟲膠,在1945年前它可是與蠶、蜜蜂並行三大養殖昆蟲。但因為塑膠快速掘起,很快就把蟲膠取代,膠蟲失去競爭力無人管理,反而在台灣成為中南部果樹(ex.龍眼樹)的害蟲之一,難以去除的外殼則被稱作「龜蟲」!而世界上蟲膠最大產地多數來自印度。
下次看到包裝上有寫「洋干膠」或「Shellac」就是蟲膠的意思!也代表糖果比較不黏手拉~
Photo credit : Kerria lacca , Florid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onsumer Services . CC 3.0
雖然蟲膠被塑膠打敗,但因為它穩定、可食用、表面光滑,而且不溶於水,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很常看到它的存在!
使用方法是:酒精能溶解蟲膠,塗在物件上,酒精揮發後蟲膠就會固定於表面上去阻隔水氣的效果。
像樂器中常見的塗料之一、木頭保護膠、睫毛膏、印刷保護膜等;食物上則會用於水果的外皮保護膠、膠囊錠外殼,當然還有好吃的雷根糖、巧克力外殼囉!
(謎之音:所以我們在吃蟲?)
木頭上蟲膠來防水 /wikimedia. public domain
這樣你就明白為什麼可以「只融你口,不融你手」啦!而上次有介紹過動物膠 - 明膠(比較偏果凍狀),想複習可以再認識一下~
By 不愛吃糖果的Ivy小編
延伸閱讀
愛吃甜食的妳,知道「明膠」是什麼嗎?
青蛙鮮奶? 別跟我開玩笑了!
蒜頭界的大佬-黑蒜
參考資料:
科學新聞不能這樣看 Dr.Joe Schwarcz /天下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