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FE 生活化學│找知識 x 玩創意 x 品生活
  • LiFe首頁
  • 知識文章
    • 元素探索
    • 美容保養
    • 新奇有趣
    • 飲食男女
    • 健康醫療
    • 社會公益
    • 化學史上
  • LiFe生日
    • LiFe 生日 >
      • LiFe 八歲
  • 設計商品
    • 手作套裝組 >
      • 果凍香皂
      • 灌模吊飾
      • 微光星球
      • 擴香石
      • 燒杯蠟燭
      • 浮游花
      • 史萊姆
      • 彩虹瓶
      • 搖搖冷靜瓶
      • 珪藻土 杯墊
      • 星空瓶
      • 天氣瓶 >
        • 天氣瓶FAQ
        • 天氣瓶禮物盒
        • 天氣瓶團購
        • 天氣瓶比賽
      • 手作藍曬組 >
        • 光合藍圖FAQ
    • 創意商品 >
      • 有機化學工具尺
      • 分子項鍊
      • 元素紙膠帶
      • 化學紅包袋
      • 週期表資料夾
      • 週期表海報
      • 熱塑水晶
    • 科研組(大份)
    • 行動顯微鏡 >
      • 高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低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uhandy FAQ
  • DIY x Design
    • 在家手作DIY
    • 元素週期表
    • 謠言X光
    • 化學說文解字
    • 元素掰掰表
    • 科學名人堂
    • 心理測驗
  • LiFe 商城
  • 關於品牌
    • 關於 LiFe >
      • Logo
      • LiFe 理念
      • LiFe 沿革
      • 媒體報導/演講
    • 編輯團隊
  • 聯絡我們

你做對了嗎?關於「健身」必須知道的幾件事!

1/5/2022

 
看到別人身上都是緊實又飽滿的肌肉,
總會有股衝動想要去健身,
把身材練得跟他們一樣!
但該如何有效地達成目標呢?
就讓小編以科學的角度說給你聽!
LiFe生活化學,知識文章,健身,肌肉,身材,科學,健身房
Photo credit: EnergieFitness via pixabay. CC0

​很多人認為,想擁有一副好身材,常去健身房運動就可以了。NO!NO!NO!事實上,想要增加肌肉必須考量三個因素:飲食控制、持續性運動和最重要的休息!
 
先來聊聊「飲食」,想要增加肌肉的話,三餐應以攝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為主。唯有吃下足夠的碳水化合物,才能補充身體的能量,並防止訓練造成肌肉分解,有效增肌。再加上,蛋白質是組成肌肉的重要成分,也是肌肉生長的基礎。增重者每天必須攝入體重(公斤數)的兩倍克蛋白質,甚至更多;減重者則是三倍。
 
至於熱量,則須參考TDEE數值。TDEE(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)是指每日維持體重所需的熱量,當天飲食攝入超過TDEE將增重,熱量每多出7000~7500大卡會增加一公斤體重;反之,低於則會減重。TDEE會隨著每個人不同的生活作息及運動強度而變化,所以最好是尋求專業教練或營養師諮詢個人TDEE數值哦。
LiFe生活化學,知識文章,健身,肌肉,身材,科學,健身房,飲食控制,運動,休息,碳水化合物,蛋白質,TDEE,
Photo credit:tomwieden via pixabay. CC0

​除了平常的飲食需要控管,運動和健身也必須長久且持續才能達到塑身的效果。想透過健身使肌肉增長,必須先了解「肌肥大」的三大原則:
​

1. 漸進式超負荷
訓練量遞增能刺激肌肉的力量穩定成長,不管是健身小萌新或增肌時期,都必須確保達到訓練量遞增,否則當身體習慣了訓練強度後,將無法進步,甚至還會退步。
 
2. 代謝壓力
我們身體的運作方式非常奇妙,當代謝壓力升高,肌肉細胞就會收到「長大」的訊號。若想提高代謝壓力,必須讓身體進入無氧糖解的狀態,常見的方法有遞減組間休息時長、縮短休息秒數或短時間的中高強度運動來達成。
 
3. 肌肉破壞
透過一些進階法則使肌肉束輕微撕裂、受傷來達到肌肉超量修補的效果,增加肌纖維,多透過大重量離心訓練等等達成。睪固酮(Testosterone, C19H28O2)為雄性激素的一種,在合成肌肉與消耗脂肪扮演著重要角色,猶如增肌減脂的催化劑。訓練下肢(腿部)時,由於鍛鍊與刺激到最多肌肉(上肢占身體肌肉體積30%,下肢70%),因此練腿時能激發最多睪固酮。
LiFe生活化學,知識文章,健身,肌肉,身材,科學,健身房,塑身,訓練,代謝,無氧糖解,睪固酮
Photo credit: lukaszdylka via pixabay. CC0

​除了上述的飲食與運動,休息和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!如果不注意休息量的分配,再怎麼勤奮地訓練,進步幅度依然不會很大喔!
 
不管是為了增肌還是減脂的重訓,都應該安排休息日,讓全身肌肉放鬆,增加肌肉中的血流量,刺激生長激素釋放,並重整身體代謝。但休息日不代表飲食方面就可以揮霍哦!還是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取量,跟訓練日不應有差別。通常休息日的TDEE會稍低,所以建議吃相對低碳的食物以確保肌肉質量。
 
除了安排適當的休息,每天也要維持約8小時的睡眠。如果休息或睡眠不夠,即使再努力鍛鍊,除了可能白費時間與力氣,甚至會把健康賠進去!
LiFe生活化學,知識文章,健身,肌肉,身材,科學,休息,睡眠,增肌,減脂,放鬆,生長激素,健康,
Photo credit: Sammy-Sander via pixabay. CC0

​許多人健身的目的是使身體強壯、精神變好,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安全!如果有不懂或不會的,先不要自己亂做,可以試著上網查閱或是尋求專業人士的指導,不然可能不僅練不成心目中理想的身材,連健康也沒囉!


 
By愛健身的Ca小編
 

​
延伸閱讀:
運動完改喝巧克力牛奶,覺得美好~
別再誤會乳酸堆積啦~ 關於肌肉疲勞的真正原因!
 
參考資料:
https://stronglifts.com/build-muscle/#gref
https://www.menshealth.com/fitness/a19534499/10-muscle-building-tips
已經有 人分享這篇文章給朋友嘍!你呢?
如需轉載、引用本篇文章,請先與我們連絡呦!
每一個 都是支持「LiFe 生活化學」持續創作的能量!感謝您!!

最新文章  What's New?

LiFe 生活化學


    ​LiFe 生活化學

    和您一起發覺生活中有趣的化學知識!


    life 生活化學 商城
    LIFE@ 生活化學 社群 加入

    LiFe生活化學讓生活更有知識
    LiFe 生活化學

    精選文章


    吃蟲蟲  未來食物  LiFe生活化學
    未來食物- 吃蟲蟲救地球!
    捕蠅草  LiFe生活化學
    植物界的葷食者-捕蠅草!

    熱門文章


    蝦子 變色 LiFe生活化學
    集結地球的美景-螢石
    結構色 LiFe生活化學
    永不褪色的顏色-結構色!
    環氧樹脂 寶麗樹脂 LiFe生活化學
    環氧樹脂、保麗樹脂的差異​
    图片


LiFe生活化學粉絲團, FB粉絲團
LIFE生活化學 LINE@ 社群 加入
LiFe生活化學頻道, youtube頻道
LiFe生活化學 IG, Instagram
LiFe生活化學商城
關於LiFe生活化學, 關於我們, 關於品牌
連絡LiFe生活化學, 連絡我們
©2020 Emperor Chemical Co., Ltd. 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LiFe首頁
  • 知識文章
    • 元素探索
    • 美容保養
    • 新奇有趣
    • 飲食男女
    • 健康醫療
    • 社會公益
    • 化學史上
  • LiFe生日
    • LiFe 生日 >
      • LiFe 八歲
  • 設計商品
    • 手作套裝組 >
      • 果凍香皂
      • 灌模吊飾
      • 微光星球
      • 擴香石
      • 燒杯蠟燭
      • 浮游花
      • 史萊姆
      • 彩虹瓶
      • 搖搖冷靜瓶
      • 珪藻土 杯墊
      • 星空瓶
      • 天氣瓶 >
        • 天氣瓶FAQ
        • 天氣瓶禮物盒
        • 天氣瓶團購
        • 天氣瓶比賽
      • 手作藍曬組 >
        • 光合藍圖FAQ
    • 創意商品 >
      • 有機化學工具尺
      • 分子項鍊
      • 元素紙膠帶
      • 化學紅包袋
      • 週期表資料夾
      • 週期表海報
      • 熱塑水晶
    • 科研組(大份)
    • 行動顯微鏡 >
      • 高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低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uhandy FAQ
  • DIY x Design
    • 在家手作DIY
    • 元素週期表
    • 謠言X光
    • 化學說文解字
    • 元素掰掰表
    • 科學名人堂
    • 心理測驗
  • LiFe 商城
  • 關於品牌
    • 關於 LiFe >
      • Logo
      • LiFe 理念
      • LiFe 沿革
      • 媒體報導/演講
    • 編輯團隊
  • 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