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玲瑯滿目、形形色色的商品中,
有些食物的包裝居然可以直接吃下去?
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快來看看吧!
有些食物的包裝居然可以直接吃下去?
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快來看看吧!
Photo credit:freepik
由於塑料包裝會對環境造成影響,因此許多人員致力於開發出更多可食用性的包裝。根據全球研究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數據,到2024年,對食用包裝的需求可能平均每年增長6.9%,並且可能為全球價值近20億美元的市場。
其中有個可食用性包裝大家一定都有見過,那就是牛軋糖!每次拆開包裝後,內層會有一張近乎透明的白色紙包在糖果上。今天就跟大家介紹這種可吃的包裝 - 「可食性薄膜」!
其實那層紙屬於可食性薄膜中的糯米紙一類,成分包含澱粉(C6H10O5)n、明膠、少量的卵磷酯,都是屬於可食用的成分。而且人體在吃下糯米紙後,口腔中的酵素即會立刻分解糯米紙,所以大家在吃的時候就會發覺糯米紙融化了!
Photo credit:freepik
可食性薄膜在我們生活中最常出現在糖果上,從牛軋糖、牛奶糖,到夜市常見的糖葫蘆都有其蹤影!那為什麼包裝時要使用可食性薄膜呢?其實是有大大的學問的!
可食性薄膜的主要功用有:
1.隔絕細菌進入食品內
2.防止食品暴露在空氣中受潮
3.在高溫時,防止食品因融化跟外包裝黏在一起
除了食用的糯米紙,國外也有一種叫做Ooho的膠囊可將液體包裹在由海藻製成的防水膜中,讓使用者可以喝下裡面的液體的同時也可一併吃下包裝。研發此產品的公司表明,如果使用者不想吃進去外層的膠囊,而是選擇丟棄的話,它也能在4-6週內被完全降解。印度的尼西亞公司Evoware也對其可食用的海藻包裝進行了漢堡包裝的測試並少量出售該包裝。
Photo credit:packagingnews
除了使用海藻做出可食性包裝,馬鈴薯中的澱粉也可用於製作成紙杯架,透明薄膜和食品袋。美國農業部也研發出用牛奶中的酪蛋白製成透明薄膜,並添加了柑橘多醣果膠增強強度,以及用甘油作為增塑劑,數據指出,其阻氧效果是傳統保鮮膜的500倍。
目前科學家研發出許多種可食性薄膜,差別在不同的食品所使用的可食性薄膜成分不盡相同,例如「大豆蛋白薄膜」,因為含有營養及易於處理的優點,故常用於保存脂肪類食品。又如「玉米蛋白質薄膜」,因為其在鍋中煮沸仍不改變性質,而且在添加維生素或溶菌酶後還能有效抑制食品中病原菌的生長,所以這種薄膜常用於快餐店的餐盒或包裝。
Photo credit:Elliot via flickr by 2.0
可食性薄膜還有其他領域,像是在蘋果上所塗的果蠟、生病時所吃的膠囊外殼其實也是一種薄膜,故也能算是可食性薄膜的一種唷!食用包裝雖然對環境有利,但仍有許多需要克服的技術挑戰,例如水分和熱量仍是可食用薄膜的敵人,這使得長期儲存和運輸成為一個很大的障礙。期許未來能成功開發出能完全取代塑膠的環保包裝!
By 邊寫稿邊流口水的Al小編 & Lu編
延伸閱讀:
https://www.lifechem.tw/blog/171202
https://www.lifechem.tw/blog/160205
參考資料:
https://cen.acs.org/food/food-science/time-edible-packaging/98/i4
https://www.scientificamerican.com/article/getting-insect-varnish-off-chocolate/
http://www.rsc.org/learn-chemistry/resource/res00002365/edible-experiments-candy-coating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