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FE 生活化學│找知識 x 玩創意 x 品生活
  • LiFe首頁
  • 知識文章
    • 元素探索
    • 美容保養
    • 新奇有趣
    • 飲食男女
    • 健康醫療
    • 社會公益
    • 化學史上
  • LiFe生日
    • LiFe 生日 >
      • LiFe 八歲
  • 設計商品
    • 手作套裝組 >
      • 果凍香皂
      • 灌模吊飾
      • 微光星球
      • 擴香石
      • 燒杯蠟燭
      • 浮游花
      • 史萊姆
      • 彩虹瓶
      • 搖搖冷靜瓶
      • 珪藻土 杯墊
      • 星空瓶
      • 天氣瓶 >
        • 天氣瓶FAQ
        • 天氣瓶禮物盒
        • 天氣瓶團購
        • 天氣瓶比賽
      • 手作藍曬組 >
        • 光合藍圖FAQ
    • 創意商品 >
      • 有機化學工具尺
      • 分子項鍊
      • 元素紙膠帶
      • 化學紅包袋
      • 週期表資料夾
      • 週期表海報
      • 熱塑水晶
    • 科研組(大份)
    • 行動顯微鏡 >
      • 高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低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uhandy FAQ
  • DIY x Design
    • 在家手作DIY
    • 元素週期表
    • 謠言X光
    • 化學說文解字
    • 元素掰掰表
    • 科學名人堂
    • 心理測驗
  • LiFe 商城
  • 關於品牌
    • 關於 LiFe >
      • Logo
      • LiFe 理念
      • LiFe 沿革
      • 媒體報導/演講
    • 編輯團隊
  • 聯絡我們

什麼?這個食物包裝居然可以吃!?

12/24/2020

 
在玲瑯滿目、形形色色的商品中,
有些食物的包裝居然可以直接吃下去?
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快來看看吧!
LiFe生活化學,知識文章,食物,包裝,食物包裝,食用,吃,牛軋糖,食用性包裝,環保,減塑
Photo credit:freepik

​由於塑料包裝會對環境造成影響,因此許多人員致力於開發出更多可食用性的包裝。根據全球研究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數據,到2024年,對食用包裝的需求可能平均每年增長6.9%,並且可能為全球價值近20億美元的市場。
 
其中有個可食用性包裝大家一定都有見過,那就是牛軋糖!每次拆開包裝後,內層會有一張近乎透明的白色紙包在糖果上。今天就跟大家介紹這種可吃的包裝 - 「可食性薄膜」!
 
其實那層紙屬於可食性薄膜中的糯米紙一類,成分包含澱粉(C6H10O5)n、明膠、少量的卵磷酯,都是屬於可食用的成分。而且人體在吃下糯米紙後,口腔中的酵素即會立刻分解糯米紙,所以大家在吃的時候就會發覺糯米紙融化了!
LiFe生活化學,知識文章,食物,包裝,食用性包裝,食用,吃,減塑,塑料包裝,牛軋糖,可食用性薄膜,澱粉,明膠,卵磷酯,融化
Photo credit:freepik

​可食性薄膜在我們生活中最常出現在糖果上,從牛軋糖、牛奶糖,到夜市常見的糖葫蘆都有其蹤影!那為什麼包裝時要使用可食性薄膜呢?其實是有大大的學問的!
 
可食性薄膜的主要功用有:
1.隔絕細菌進入食品內
2.防止食品暴露在空氣中受潮
3.在高溫時,防止食品因融化跟外包裝黏在一起
 
 除了食用的糯米紙,國外也有一種叫做Ooho的膠囊可將液體包裹在由海藻製成的防水膜中,讓使用者可以喝下裡面的液體的同時也可一併吃下包裝。研發此產品的公司表明,如果使用者不想吃進去外層的膠囊,而是選擇丟棄的話,它也能在4-6週內被完全降解。印度的尼西亞公司Evoware也對其可食用的海藻包裝進行了漢堡包裝的測試並少量出售該包裝。
LiFe生活化學,知識文章,食物,包裝,食用性包裝,吃,環保,牛軋糖,糖果,糖葫蘆,可食用性薄膜,隔絕細菌,防止受潮,ooho膠囊,液體,海藻,防水膜
Photo credit:packagingnews

除了使用海藻做出可食性包裝,馬鈴薯中的澱粉也可用於製作成紙杯架,透明薄膜和食品袋。美國農業部也研發出用牛奶中的酪蛋白製成透明薄膜,並添加了柑橘多醣果膠增強強度,以及用甘油作為增塑劑,數據指出,其阻氧效果是傳統保鮮膜的500倍。
 
目前科學家研發出許多種可食性薄膜,差別在不同的食品所使用的可食性薄膜成分不盡相同,例如「大豆蛋白薄膜」,因為含有營養及易於處理的優點,故常用於保存脂肪類食品。又如「玉米蛋白質薄膜」,因為其在鍋中煮沸仍不改變性質,而且在添加維生素或溶菌酶後還能有效抑制食品中病原菌的生長,所以這種薄膜常用於快餐店的餐盒或包裝。
LiFe生活化學,知識文章,食物,包裝,食用性包裝,吃,環保,牛軋糖,可食用性薄膜,馬鈴薯澱粉,紙杯架,酪蛋白,透明薄膜,甘油,
Photo credit:Elliot via flickr by 2.0

可食性薄膜還有其他領域,像是在蘋果上所塗的果蠟、生病時所吃的膠囊外殼其實也是一種薄膜,故也能算是可食性薄膜的一種唷!食用包裝雖然對環境有利,但仍有許多需要克服的技術挑戰,例如水分和熱量仍是可食用薄膜的敵人,這使得長期儲存和運輸成為一個很大的障礙。期許未來能成功開發出能完全取代塑膠的環保包裝!
 
 
 
 
By 邊寫稿邊流口水的Al小編 &  Lu編
 
 
 
延伸閱讀:
https://www.lifechem.tw/blog/171202
https://www.lifechem.tw/blog/160205
 
 
參考資料:
https://cen.acs.org/food/food-science/time-edible-packaging/98/i4
https://www.scientificamerican.com/article/getting-insect-varnish-off-chocolate/
http://www.rsc.org/learn-chemistry/resource/res00002365/edible-experiments-candy-coatings
​
已經有 人分享這篇文章給朋友嘍!你呢?
如需轉載、引用本篇文章,請先與我們連絡呦!
每一個 都是支持「LiFe 生活化學」持續創作的能量!感謝您!!

最新文章  What's New?

LiFe 生活化學


    ​LiFe 生活化學

    和您一起發覺生活中有趣的化學知識!


    life 生活化學 商城
    LIFE@ 生活化學 社群 加入

    LiFe生活化學讓生活更有知識
    LiFe 生活化學

    精選文章


    吃蟲蟲  未來食物  LiFe生活化學
    未來食物- 吃蟲蟲救地球!
    捕蠅草  LiFe生活化學
    植物界的葷食者-捕蠅草!

    熱門文章


    蝦子 變色 LiFe生活化學
    集結地球的美景-螢石
    結構色 LiFe生活化學
    永不褪色的顏色-結構色!
    環氧樹脂 寶麗樹脂 LiFe生活化學
    環氧樹脂、保麗樹脂的差異​
    图片


LiFe生活化學粉絲團, FB粉絲團
LIFE生活化學 LINE@ 社群 加入
LiFe生活化學頻道, youtube頻道
LiFe生活化學 IG, Instagram
LiFe生活化學商城
關於LiFe生活化學, 關於我們, 關於品牌
連絡LiFe生活化學, 連絡我們
©2020 Emperor Chemical Co., Ltd.  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LiFe首頁
  • 知識文章
    • 元素探索
    • 美容保養
    • 新奇有趣
    • 飲食男女
    • 健康醫療
    • 社會公益
    • 化學史上
  • LiFe生日
    • LiFe 生日 >
      • LiFe 八歲
  • 設計商品
    • 手作套裝組 >
      • 果凍香皂
      • 灌模吊飾
      • 微光星球
      • 擴香石
      • 燒杯蠟燭
      • 浮游花
      • 史萊姆
      • 彩虹瓶
      • 搖搖冷靜瓶
      • 珪藻土 杯墊
      • 星空瓶
      • 天氣瓶 >
        • 天氣瓶FAQ
        • 天氣瓶禮物盒
        • 天氣瓶團購
        • 天氣瓶比賽
      • 手作藍曬組 >
        • 光合藍圖FAQ
    • 創意商品 >
      • 有機化學工具尺
      • 分子項鍊
      • 元素紙膠帶
      • 化學紅包袋
      • 週期表資料夾
      • 週期表海報
      • 熱塑水晶
    • 科研組(大份)
    • 行動顯微鏡 >
      • 高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低倍率 - 顯微鏡
      • uhandy FAQ
  • DIY x Design
    • 在家手作DIY
    • 元素週期表
    • 謠言X光
    • 化學說文解字
    • 元素掰掰表
    • 科學名人堂
    • 心理測驗
  • LiFe 商城
  • 關於品牌
    • 關於 LiFe >
      • Logo
      • LiFe 理念
      • LiFe 沿革
      • 媒體報導/演講
    • 編輯團隊
  • 聯絡我們